天净沙·夏(元代·白朴)

白朴2182023-04-23

【越调¹】天净沙²·夏
   元代·白朴

云收雨过波添,楼高水冷瓜甜,绿树阴垂画檐³。纱厨藤簟⁴,玉人罗扇轻缣⁵。

tianjingsha.xia[baipu].jpg

词句注释

  1. 越调:宫调名,元曲常用宫调。

  2. 天净沙:曲牌名,入越调,用于剧曲、套数或小令。全曲共五句二十八字(衬字除外)。

  3. 画檐:有画饰的屋檐。

  4. 纱厨:用纱做成的帐子。簟(diàn):竹席,苇席。

  5. 缣(jiān):细的丝绢。


译文

云收雨停,雨过天晴,水面增高并增添了波澜,远处高楼显得比平时更高了,水让人感觉到比平时更凉爽了,雨后的瓜也似乎显得比平时更甜了,绿树的树阴一直遮到画檐。纱帐中的藤席上,有一个芳龄女孩,身着轻绢夏衣,手执罗扇,静静地享受着宜人的夏日时光。


  • 摘要

《天净沙·夏》是元曲作家白朴创作的一首散曲。此曲运用写生手法,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图。前三句描绘出云收雨霁、水凉瓜甜、树阴垂檐的画面,后两句描写消受着宜人时光的“玉人”。整首小令中没有人们熟悉的夏天燥热、喧闹的特征,却描绘了一个静谧、清爽的情景,使人油然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。全曲运用白描,洗净铅华,选景精当,语言简洁,显示了作者的艺术功力。


  • 创作背景

白朴有一组咏春夏秋冬四季的《天净沙》组曲,共四首(一说八首),这是咏夏季的一首,是作者于宋亡后寓居金陵(今南京)时所作,具体创作年代不详。


  • 文学赏析

白朴的《天净沙》是以四时为题材的一组作品,“夏”自然不可缺少。比较起来,白朴对夏的抒写,虽比春、秋略有逊色,仍可算是一首具有特色的小令。

作者选取了一个别致的角度:用写生手法,勾画出一幅宁静的夏日图。前三句是第一个层次:云收雨霁,流水波添,雨过天晴,楼也显得比平时高,水散发着凉爽的气息,雨后的瓜似乎也显得比平时甜了,绿树的树阴一直垂到画檐。后两句是第二层次,画面上出现了人物:纱帐中的藤席上,一个身着轻绢夏衣,手执罗扇的芳龄女孩,静静地消受着宜人的时光。整首小令中没有人们熟悉的夏天燥热、喧闹的特征,却描绘了一个静谧、清爽的情景,使人油然产生神清气爽的感觉。

这一特殊境界的创造,得力于作者艺术上的功力。它的特征首先是洗净铅华,全用白描,简洁、清晰得如同线体画。小令中写到的纱帐、藤簟、罗扇、绢衣,都是一个闺阁女子的香艳、富于色彩的物件,然而,作者却有意识地忽略色彩上的涂染,似乎这些东西都是素净的,不着颜色的。

其次,作者特意选择雨后的片刻,将夏日躁动的特征,化为静态:云收雨过,已无雷声和雨脚;水中添波,却未见急湍流动;绿阴低垂,并无微风掠过;罗扇在“玉人”手中,似乎也不必摇动;那“玉人”就更给人一种静态的清爽感觉。繁富、喧闹的声音和动态,总是与燥热相联,反之,素朴宁静会构成凉爽的氛围,这正是这首小令的基调。

第三,与白朴的《天净沙·春》一样,这首小令也可以看作是从楼上女子的角度来描写的。不过,在《天净沙·春》中,作者着重突出的是作品中“人物”的视觉和听觉,而这首曲子突出的是一种情绪体验,“楼高水冷瓜甜”,正是这一具体情景下的独特感受,一种清爽、恬静、悠闲的感受。


  • 名家点评

郑振铎:“他颇长于写景色,春夏秋冬四题已被写得烂熟,但他的《天净沙》四首,却情词俊逸,不同凡响。”(《中国俗文学史》)

王忠阁:“描写夏日景色,自然会想到盛夏的酷热与喧噪。白朴的这支小令一反往常,截取夏日雨后这一清爽的时刻,描绘出对夏日生活的独特感受。这一幅夏日雨后的画图,显得静怡,闲适。作者曲中所写,都是夏日特有景物,但却完全没有酷热难受之感,具见构思之精心独到。曲写静景,创造了一种宁静清新的意境。曲中的冷水、甜瓜、高楼、绿阴以及楚楚动人的女子,都显得色彩鲜明,在描写夏日景物的作品中可算是独具一格。”(《元曲大辞典》)
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duanzha.com/qu/34.html 

分享到:
文章下方广告位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