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梁州·秋(元代·贯云石)

贯云石3432023-04-30

【正宫】小梁州·秋¹
   元代·贯云石

芙蓉映水菊花黄,满目秋光。枯荷叶底鹭鸶(lù sī)藏²。金风荡³,飘动桂枝香。〔幺⁴〕雷峰塔畔登高望⁵,见钱塘一派长江。湖水清,江湖漾,天边斜月,新雁两三行。

小梁州·秋(元代·贯云石).jpg

词句注释

  1. 正宫:宫调名,元曲常用宫调。小梁州:曲牌名。属正宫,亦入中吕、南调。有幺篇换头,须连用。与诸宫调《梁州》略同。

  2. 鹭鸶:即白鹭,一种水鸟。

  3. 金风:即秋风。

  4. 幺:即幺篇,戏曲、散曲术语。连续使用同一曲牌时,后面各曲不再标出曲牌名,而写作“幺篇”或“幺”。

  5. 雷峰塔:五代时吴越王钱俶妃黄氏建,遗址在今西湖南夕照山上。


译文

清清湖水映照着芙蓉亭亭玉立的身影,岸上菊花迎霜怒放一片金黄。放眼望去满眼都是秋天的风光。老于干枯的荷叶底下有白鹭躲藏。秋风阵阵,飘来桂枝的幽香。在雷峰塔畔登高远望,钱塘江浩渺无涯,湖水清澈,江潮涌起,波光荡漾。抬头看一弯新月斜挂在天上,还有南归的大雁两三行。

摘要

《小梁州·秋》是元曲作家贯云石创作的一首散曲。此曲描绘杭州西湖秋天的景色,表现了作者游湖时真切的感受,展示了作者淡泊名利、飘然出世的心胸。全曲文笔轻松舒畅,作者准确地抓住西湖秋景的特点,与人们的秋思融为一体,情景交织出一幅令人难以淡忘的画面。

创作背景

此曲为贯云石晚年隐居杭州时所作。延祐、至治(1314—1323)年间,贯云石隐居杭州。他对杭州怀有深切的感情,因作此词以咏西湖之景。

文学赏析

此曲极尽西湖秋色之美。其所描绘的乃是一个略显善意的清爽、沉静的境界。其深层则是其淡泊名利、飘然出世的思想。历来诗人往往为秋天的肃杀、凄清牵动诗情。贯云石并不回避夏、秋的差别,根据季节显而易见的差别,他变换了全曲的气韵与基调,选取了一个最长于表达出秋天的感受与印象的角度:在雷峰塔畔登高望远,把西湖的秋景与人们的秋思融为一体。放眼望去,西湖亭亭玉立的芙蓉,静静地觅食的白鹭。菊花怒放,满目秋光,金风习习,桂香送爽。登高远望又见钱塘波涌,一派长江大河气象。湖水清澈,江潮滚动,天边已挂斜月,两三行新雁掠过天空。

全曲短短几句,从不同角度表现出了西湖秋景的不同风格,既清新宁静,又雄壮辽阔。《小梁州·秋》的主要艺术特色就在于清新美丽和雄壮辽阔兼具,作为贯云石的代表作,充分体现了他的散曲清丽中有豪放刚柔相济的风格。

此曲所择取的景物和意象,都极富秋之神韵,作者又能将自己的情感融于其中,使得情景合一,加大了情的深度与景的厚度。作者笔下的景物能够反映他的内心世界,贯云石在辞官归隐后没有惆怅、失落,而是开朗、豪放。贯云石把维吾尔族的豪爽、率真、愉快的传统融入散曲创作中,形成了与汉族作家不同的风格。

名家点评

明代姜南《瓠里子笔谈》:“近时人歌唱,或被之管弦,皆淫词艳曲,所谓使人闻之,丧其所守者。尝观元人乐府,有四时行乐《小梁州》词四阕,不过模写馀杭西湖四时景象。比之一时其他词曲,犹为此善于彼。乃酸斋贯云石之作也。
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duanzha.com/qu/63.html 

分享到:
文章下方广告位

网友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