虞美人·曲阑深处重相见(清代·纳兰性德)

纳兰性德1802023-05-09

虞美人¹
清代·纳兰性德

曲阑深处重相见,匀泪²偎人颤。凄凉别后两应同,最是不胜清怨³月明中。

半生已分(fèn)⁴孤眠过,山枕⁵檀痕⁶涴(wò)⁷。忆来何事最销魂⁸,第一折枝⁹花样画罗裙¹⁰。

虞美人·曲阑深处重相见(清代·纳兰性德).jpeg

词句注释

  1. 虞美人:词牌名。此调原为唐教坊曲,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,因以为名。又名《一江春水》、《玉壶水》、《巫山十二峰》等。双调,五十六字,上下片各四句,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。

  2. 匀泪:拭泪。全句指在情人的怀中颤抖着搽拭眼泪。

  3. 不胜清怨:指难以忍受的凄清幽怨。唐钱起《归雁》:“二十五弦弹夜月,不胜清怨却飞来。”不胜:承受不了。清怨:凄清幽怨。

  4. 分(fèn):料想。

  5. 山枕:枕头。两端凸起中间低凹的山形枕头。

  6. 檀痕:浅红色的泪痕。是说沾上胭脂的泪痕。

  7. 涴(wò):浸渍、染上。枕头上浸渍了粉红色的泪痕。

  8. 销魂:极度的愁苦或欢乐。

  9. 折枝:中国花卉画技法,即不画全株,只画连枝折下的部分。宋仲仁《华光梅谱·取象》:“……其法有僵仰枝、覆枝、从枝、分枝、折枝。”

  10. 花样:供仿制的式样。罗裙:丝罗织成的裙子,多泛指妇女衣裙。


译文

记得那次在曲折栏杆的深处见到你,你抹掉泪水,颤抖着依偎在我怀里。分别之后,你我各自承受同样的凄凉。每逢月圆,便因不能团圆而倍感伤心。

我们长久别离,忍受孤眠的痛苦,我知道你的枕头上总是沾满泪痕。回忆起你最让我心动的一刻,那时你穿着绣有花枝的罗裙,分外清丽。

摘要

《虞美人·曲阑深处重相见》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写的一首词。该词上片写记忆中的美妙幽会,然而已经是别后凄凉。下片紧承上片词意,将失意一倾到底,用词精美婉约。全词情真意切,情景交融,将词人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。

创作背景

该词具体创作年份未知。从内容看,此词是容若对一位昔日的恋人而发的,遗憾的是这位意中人早已同词人劳燕分飞了。这种不可求的爱情使词人的心灵饱受折磨,于是词人写下这首词来为他们的痛苦的恋情呻吟唱叹。

文学赏析

由于作者的气质与秉性使然,所以即使内容为艳情,词作也往往会呈现出迥异的风格。早期花间词不仅内容空虚、意境贫乏,而且多追求辞藻的雕琢与色彩的艳丽,虽然词人多为男子,但他们写出来的文字却带着极浓重的脂粉气;纳兰的这一首《虞美人》虽然也写男女幽会,却在暖昧、风流之外多了几分清朗与凉薄。

发端二句“曲阑深处重相见,匀泪偎人颤”很明显出自于李煜在《菩萨蛮》中的“画堂南畔见,一向偎人颤”一句。小周后背着姐姐与后主在画堂南畔幽会,见面便相依相偎在一起,紧张、激动、兴奋之余难免娇躯微颤;纳兰词中的女子与情郎私会于“曲阑深处”,见面也拭泪啼哭。但是细细品味,后主所用的“颤”字更多展现的是小周后的娇态万种、俏皮可人,而纳兰这一“颤”字,写出的更多是女子的朋情之深、悲戚之深,同用一字而欲表之情相异,不可谓不妙。

曲阑深处终于见到恋人,二人相偎而颤,四目相对竟不得“执手相看泪眼”,但接下来纳兰笔锋一转,这一幕原来只是回忆中的景象,现实中两个人早已“凄凉”作别,只能在月夜中彼此思念,忍受难耐的凄清与幽怨。夜里孤枕难眠,只能暗自垂泪,忆往昔最令人销魂心荡的,莫属相伴之时,以折枝之法,依娇花之姿容,画罗裙之情事。

这首词上片写女子之美,下片写女子与“檀郎”的调笑,几乎用一种白描的手法来写男女嬉戏、玩笑,但用词的精准和情状描摹之细腻却令整首词都笼晕着一股美艳之色。

与很多花间词相比,李煜的艳词大多做到了艳而不俗,能将男女偷情幽会之词写得生动而不放荡。纳兰的这一首《虞美人》又在李煜之上。

这首词首尾两句都是追忆,首句写相会之景,尾句借物映人,中间皆作情语,如此有情有景有物,又有尽而不尽之意,于凄凉清怨的氛围中叹流水落花易逝,孤清岁月无情,真是含婉动人,情真意切。

名家点评

现代学者、纳兰词研究者盛冬玲《纳兰性德词选》:“此词上片写重逢的喜悦,却忆及当初分别之后的相思之苦;下片写离别的哀伤,又回味往日相聚之时的闺中之乐。这样交互言之,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依恋之情。作者写的是自身的感受,所以能真切如此。”


本文链接:https://www.duanzha.com/ci/93.html 

分享到:
文章下方广告位

网友评论